北極星電力網了解到,近日中共海南省委下發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為建議全文:
中共海南省委六屆九次全體會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討論了“十三五”時期海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就制定“十三五”規劃提出以下建議。
一、海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形勢和指導思想
(一)“十二五”時期海南發展取得歷史性重大成就。海南“十二五”時期走過的歷程很不平凡,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影響、兩次超強臺風正面襲擊和經濟下行壓力,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綠色崛起為主線,以全面建設國際旅游島為總抓手,萬眾一心,埋頭苦干,開拓進取,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邁上一個大臺階,國際旅游島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基本完成“十二五”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為“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打下了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堅實基礎。
五年來,全省經濟發展實現新跨越。綜合經濟實力顯著提升,預計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370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0776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3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400億元,與2010年相比,分別增長79%、71%、135%和155%;產業結構明顯優化,以冬季瓜菜為品牌的熱帶特色現代農業增速位居全國前列,以海南生態軟件園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加速興起,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成為我省具特色、有活力的主導產業,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22.7∶23.7∶53.6。
五年來,全省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預計2015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00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00元,與2010年相比,分別增長73%、96%。全省財政對民生投入保持總支出的70%以上,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教師與當地公務員工資拉平,省直和市縣公務員工資拉平,保障性住房覆蓋面達33%,醫保、養保、低保均實現全省統籌和覆蓋,標準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貧困人口減少36.3萬。優質教育醫療資源明顯增加,職業教育免費注冊上學,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等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五年來,全省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一批意義深遠的骨干工程圓滿收官或加快建設:全球的環島高鐵通車,形成“環島三小時交通圈”,“四方五港”建設布局基本形成,東方電廠二期、西南部電廠、昌江核電并網發電,電網主網架基本建成,全省缺電狀況得到基本解決;鳳凰機場三期改擴建、博鰲機場建設、“田字型”高速公路建設、鳳凰島國際郵輪碼頭、瓊中抽水蓄能電站、紅嶺灌區水利工程大大加快。一批利長遠、打基礎的重大項目順利開工,鋪前大橋、跨海聯網二回工程、文昌至瓊海和萬寧至洋浦高速公路、美蘭機場二期擴建、南渡江引水工程等拉開了大建設的序幕。
五年來,全省改革開放有力推進。省域“多規合一”改革成為全國試點,農墾管理體制改革初顯成效,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司法體制改革、事業單位改革、農村金融改革和文化體制改革順利推進。國務院批準設立地級三沙市,授權管轄西沙、中沙、南沙的島礁及其海域,常態化管控聯合執法機制有效建立,政權建設和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大大加強,海南扛起南海維權維穩和保護開發的國家擔當,得到中央充分肯定。三亞撤鎮設區、儋州升格為地級市,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獲批并加速建設。博鰲亞洲論壇影響力顯著提升。離島免稅購物、落地免簽等國際旅游島政策效應不斷放大。海口、三亞列為國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海南正在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五年來,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修訂保護林地、土地、海域、水源等法規,立法保護全國大的東寨港紅樹林濕地保護區。取消中部山區生態核心區GDP考核。在全國率先實行森林公安垂直管理,“綠化寶島大行動”造林15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2%。大氣、水體、近海海域質量持續優良,城鎮空氣優良天數達到98.9%。建成一批特色風情小鎮和文明生態村。生態環境持續保持全國一流。
五年來,黨的建設進一步加強。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取得重要成果,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全面落實,反腐敗斗爭保持高壓態勢,整治“庸懶散奢貪”“不干事不擔事”深得民心,黨風政風明顯好轉,全面推進依法治省,法治保障更加有力。社會安定有序,百姓安居樂業,善行義舉層出不窮,“樂東之變”的“三嚴三實”經驗在全國產生影響。鸚哥嶺青年團隊樹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標桿。全省“打違”大見成效。
所有這些成就表明,“十二五”時期的五年,是海南經濟發展又好又快、抗風險能力明顯提升的五年,是海南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百姓得到實惠多的五年,是海南生態品牌擦得亮、美譽度和影響力提升大的五年,是海南政治生態好、風氣正、干勁足的五年。一個生機勃勃、和諧穩定的海南,一個綠意盎然、充滿魅力的海南,一個開放包容、大有希望的海南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二)“十三五”時期海南發展面臨的形勢。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區域合作更加廣泛、深入。同時,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在相當長時期依然存在,全球經濟貿易增長乏力。從國內看,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呈現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深入推進孕育著巨大發展潛能,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對外開放將激發持續發展動力,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從省內看,海南區位、氣候、資源獨特,后發優勢明顯,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海洋強國戰略、加快三沙建設等是我省難得的重大歷史機遇,重點領域改革將釋放出更多紅利,“互聯網+”、海洋經濟、新型城鎮化等新的增長動力將拓展更大發展新空間。同時,海南仍屬欠發達省份,經濟基礎薄弱,投資結構和產業結構不合理;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市場發育不充分,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依然存在;對外開放力度、社會文明程度與國際旅游島要求不相適應;社會治理能力和基層組織建設有待加強;專業型、領軍型高端人才不足;保持和提升綜合環境質量難度加大。
綜合判斷,“十三五”時期海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具有許多有利條件,也面臨不少困難挑戰,全省上下必須堅定信心、銳意進取、奮發有為,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精準發力,攻堅克難,補長短板,全面完成“十三五”確定的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