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電力網獲悉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中國制造2025山東省行動綱要,詳情如下:
山東省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中國制造2025〉山東省
行動綱要》的通知
魯政發〔2016〕9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現將《〈中國制造2025〉山東省行動綱要》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山東省人民政府
2016年3月28日
《中國制造2025》山東省行動綱要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吨袊圃2025》是黨中央、國務院站在增強我國綜合國力、提升國際競爭力、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在世界經濟和產業格局大調整、大變革的歷史背景下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迎接全球制造業發展方式深刻變革的重大舉措,是規劃制造業崛起的路線圖。為貫徹實施《中國制造2025》,推進山東制造強省建設,努力打造中國制造“山東版”,特制定本綱要。
一、重要意義
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興起,全球制造業發展態勢和競爭格局面臨重大調整。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和“制造業回歸”戰略,試圖贏得制造業競爭新優勢。一些發展中國家正在加快謀劃和布局,積極融入全球再分工體系,承接產業及資本轉移,拓展國際市場空間,搶占新一輪制造業競爭制高點。全國各省(區、市)也以落實《中國制造2025》為契機,把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強優勢、補短板,研究政策、出臺措施,加快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
我省是制造業大省,在全國制造業中占有重要地位。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已形成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的制造業體系,成為我省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但是,隨著制造業的發展動力、比較優勢和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我省制造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一是規模總量較大,但產業結構偏重。2015年,全省規模以上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7萬億元,占全國的比重達到12.5%左右,但輕重產業的比例為33∶67,能源消耗高、環保壓力大,對資源和能源依賴性較強。二是產業門類齊全,但中高端產業占比較低。我省41個主要產業門類均有涉及,但高新技術產業占比僅為32.5%,裝備制造業占比僅為28.5%,產業層次偏低。三是省內國內市場占有率較高,但國際市場競爭力相對不足。我省產品省內、國內和國外銷售額比例約為5∶3∶2,國際市場份額較小,外向度較低。四是創新體系較為完善,但科研成果轉化率不高。全省65%以上的大中型企業擁有技術研發機構,企業技術中心、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居全國前列,但創新成果轉化率僅在20%左右,創新引領動力不足。五是發展速度較快,但發展模式粗放!笆濉逼陂g,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8%,2015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分別是“十一五”末的1.6倍、1.3倍,但工業增長主要是依賴產能擴大,粗放型特征較為明顯。
制造業是今后一個時期經濟轉型升級的主要戰場,是提高區域競爭能力的主要載體,是我省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的關鍵領域。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努力縮小與發達國家制造業水平的差距,在國際中繼續保持競爭優勢,對于實現省委確定的“一個定位,三個提升”目標要求,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全省上下要認真貫徹《中國制造2025》,適應新形勢、迎接新挑戰,立足制造業基礎優勢,克服自身問題和不足,從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出發,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靈活性,去產能、降成本、補短板,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推動制造業由追趕型向引領型發展,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由山東制造向山東創造轉變,實現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強省的跨越。
二、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積極對接《中國制造2025》,以促進制造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提高質量效益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堅持“創新驅動、質量優先、結構優化、綠色發展、以人為本”的總體思路,揚長避短、精準施策,做大優勢、補齊短板,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拉長產業價值鏈,努力構建產業新體系,為建設經濟文化強省作出更大貢獻。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激發企業活力和創造力;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積極轉變職能,加強戰略研究和規劃引導,完善相關支持和倒逼政策機制,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2.堅持創新引領、內涵發展。優化創新發展環境,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升以行業和企業為載體的技術創新平臺水平,促進發展方式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
3.堅持突出重點、有所為有所不為。立足山東省情,發揮制造業特色優勢,揚長補短、抓住關鍵,集中力量發展先進產能,利用倒逼機制化解過剩產能,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制造業整體素質提升。
4.堅持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強化資源環境倒逼機制,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著力加強節能環保,大力發展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打造能源梯度利用、資源接續保護、生態環境友好的綠色制造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