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電力網獲悉:近日海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2016~2020年)規劃綱要,根據《中共海南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體現省委、省政府的戰略意圖和 “多規合一”改革要求,著重闡述未來五年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是“十三五”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省人民共同奮斗的行動綱領。
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階段,必須準確研判國際國內形勢,立足我省優勢,瞄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和問題,加快推進改革創新,推動轉型升級,培育形成發展新動力和競爭新優勢,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節 “十二五”時期取得的重大成就
“十二五”時期,海南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各族人民,主動適應、把握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以全面建設國際旅游島為總抓手,扎實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戰勝超強臺風、洪澇、干旱等自然災害,國際旅游島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基本完成“十二五”規劃主要預期目標和任務,科學發展跨上新臺階。
——經濟發展實現新提升。2015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3702.8億元,人均生產總值40818元,年均增長9.5%和8.4%;固定資產投資3355.4億元,年均增長22.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7.7億元,年均增長18.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25.1億元,年均增長13.6%。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旅游收入、耕地保有量、城鎮登記失業率、新增就業崗位、社會基本保險、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城鄉居民收入和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降碳等主要指標均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目標。
——結構調整取得新突破。三次產業比重由2010年的26.1:27.7:46.2調整優化為2015年的23.1:23.6:53.3。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6%,占GDP的比重提高了7.1個百分點。旅游、金融等行業較快增長,信息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文體產業迅速興起,農業增速位居全國前列。海洋生產總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8.4%,成為我省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5.1%,提高5個百分點。
——生態環境建設又有新進展。修訂保護林地、土地、海域、水源等法規,立法保護全國連片面積大的東寨港紅樹林濕地保護區,實行森林公安垂直管理,取消中部生態核心區4市縣GDP考核。實施“綠化寶島大行動”,新增造林面積93萬畝,更新和改造低效林6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2%。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7.9%,海口市空氣質量連續六年居全國74個重點城市首位,全省95.4%的監測河段、88.9%的監測湖庫水質達到或優于國家地表水Ⅲ類標準,近岸海域一、二類海水占92.8%。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和94%。
——改革開放激發新活力。省域“多規合一”改革成為全國試點,行政審批制度、農墾管理體制、司法體制、文化體制、醫藥衛生體制、國資國企、農村金融、教育等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整合建立了全省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國家批準設立三沙市、三亞市撤鎮設區、儋州市升格為地級市,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獲批,理順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管理體制,進一步拓展了海南發展新空間。博鰲亞洲論壇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第三屆金磚五國峰會等系列重大活動和一批國際體育賽事成功舉辦。購物退免稅、落地免簽、游艇管理等國際旅游島開放政策效益不斷放大。國家“一帶一路”規劃將?凇⑷齺喿鳛閼鹇灾c,三亞鳳凰機場列為國際門戶機場。海南正在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基礎設施建設增添新動力。環島高鐵建成,徹底改變了島內交通格局,洋浦大橋、清瀾大橋、三亞鳳凰島郵輪母港一期、洋浦小鏟灘碼頭、新海港區客貨滾裝碼頭一期、文昌航天發射場、東方電廠二期、西南部電廠、昌江核電首臺機組、海南300萬噸LNG站線、紅嶺水利樞紐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海南綜合交通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電力嚴重短缺局面得到根本改變;中線、橫線和文博高速公路、鋪前大橋、?诿捞m機場二期擴建、三亞鳳凰機場三期改擴建、瓊海博鰲機場、三亞鳳凰島郵輪母港二期、跨海聯網二回工程、瓊中抽水蓄能電站、環島天然氣管網、紅嶺灌區、南渡江引水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開工建設。
——公共服務均等化得到新提高。堅持“小財政辦大民生”,保持財政對民生的投入占總支出的70%以上,海南民生投入年均增長18.1%,為老百姓辦成了大量的好事實事。201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56元,年均增長11.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58元,年均增長14.3%。實施中部農民增收計劃,中部地區農民收入與全省平均水平相比縮小9個百分點。累計新增城鎮就業人數46.9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45.8萬人。保障性住房建成23.7萬套,農村危房改造完成16.8萬戶,人均居住面積提高到35.2平方米。解決了140萬農村人口的農村安全飲水問題,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35.2萬人。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實現均等化,城鎮、農村低保雙超全國平均水平。實現全省公務員工資統一標準發放,教師工資與同級公務員工資拉平。
——社會治理顯現新成效。堅持治理管理與發展并重,依法加強對土地、岸線、海域、海島、礦產等公共資源的規范管理。全省打擊違建成效顯著。強化交通、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等社會管理。深入推進平安海南建設。積極應對歷史罕見的“威馬遜”等強臺風襲擊,取得了抗風救災和災后重建重大勝利。穩步推進三沙政權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扛起了南海維權維穩和保護開發的國家責任擔當。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樂東之變”和“學樂東、見行動”產生全國影響,鸚哥嶺青年團隊樹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標桿。民族宗教、國防動員、人民防空、優撫安置工作扎實推進,外事、僑務、對臺、婦女、兒童、青少年、老齡、殘疾人、科協等事業取得新的進步,郵政、通信、地質、地震、氣象、供銷、統計、檔案、史志等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成績。
“十二五”時期取得的成績表明,過去的五年,是海南經濟發展又好又快、抗風險能力明顯提升的五年,是海南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城鄉面貌煥然一新、老百姓得到實惠多的五年,是海南生態品牌擦得亮、美譽度、影響力提升大的五年,是海南政治生態好、風氣正、干勁足的五年。標志著海南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更有條件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更有條件保護生態、普惠民生,更有條件深化改革開放、加強社會治理,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第二節 “十三五”時期發展的環境和趨勢
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區域合作更加廣泛、深入。同時,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在相當長時期依然存在,全球經濟貿易增長乏力。從國內看,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呈現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深入推進孕育著巨大發展潛能,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對外開放將激發持續發展動力,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從省內看,海南區位、氣候、資源獨特,后發優勢明顯,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海洋強國戰略、加快三沙建設等是海南難得的重大歷史機遇,重點領域改革將釋放出更多紅利,“互聯網+”、海洋經濟、新型城鎮化等新的增長動力將拓展更大發展新空間。同時,海南仍屬欠發達省份,經濟基礎薄弱,投資結構和產業結構不合理;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市場發育不充分,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依然存在;對外開放力度、社會文明程度與國際旅游島要求不相適應;社會治理能力和基層組織建設有待加強;專業型、領軍型高端人才不足;保持和提升綜合環境質量難度加大。
因此,“十三五”期間必須科學判斷和準確把握發展趨勢,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精準發力,攻堅克難,補齊短板,實現新常態下海南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第三節 “十三五”時期發展的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全面建設國際旅游島為總抓手,搶抓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重大機遇,加快形成引領經濟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做優做強特色實體經濟,堅定不移走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之路,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二)主要目標。“十三五”時期,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總目標、總牽引,堅持發展是要務,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建成國際旅游島,努力將海南建設成為全省人民的幸福家園、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基礎上,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到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著力提升服務業比重,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三次產業比重趨近20:20:60。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提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0%;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8%;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