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制造業的重視和扶持也是德國一以貫之的強國之基。德國制造業所特有的“非市場性協調”(Non-market Coordination),即:供應鏈、集成商、銀行、商會、研究所、職業培訓機構、工會與公共部門等主體之間緊密的相互作用,從而使得德國制造業企業能夠在社會網絡中獲益,并不斷進行漸進式創新。持續的技術創新是德國制造業長盛不衰的根源。
德國中小企業數量占到德國企業總數的90%以上,相當一部分都是歷史悠久的家族企業,通過在某些細分領域的持續深耕,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成為推動德國出口乃至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德國政府也非常重視中小企業發展,1984年開始實行對中小企業的特別優惠條款,1986年開始稅制改革,對大部分中小手工業企業免征營業稅,固定資產折舊率從10%提高到20%。與此同時,德國按《中小企業研究與技術政策總方案》設立專項基金,對中小企業的技術開發提供資助。
鶴壁市華維測控技術工程有限公司,位于鶴壁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是鶴煤集團科技處下屬的科技型實體企業,主要承擔鶴煤集團
煤礦、
選煤設備、
煤倉、
料倉、
破拱、
空氣炮及自動化系統的研制、改造、設計、開發、生產、銷售。技術力量雄厚,機加工藝完善,產品檢驗及使用環境標準規范,質量管理嚴格遵循國際ISO:9000認證標準,實施產品“三檢”制度,即用戶使用驗收制度,產品質量跟蹤制度,售后信息反饋制度。傾心打造穩定、可靠、具性價比的工礦自動化產品。
制造業立國使“德國制造”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推動出口快速增長。從各主要發達國家經常項目中商品和服務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出,德國自2000年開始經常項目順差持續增加,顯著高于美、日、英、法四國。2014年,德國凈出口占GDP的比重為6.42%,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公司擁有一支專業的工程技術隊伍,在產品研發方面,采用CAD繪圖、三維造型、模擬仿真等前沿技術手段,不斷追求智慧的無限提升,實現電器科技與生產工藝的完美結合,在工礦自動化設備領域不斷創新,引領市場,成就經典。全自動CO2氣體保護焊接、程控氬弧焊、數控模數加工、精密壓力鑄造、智能靜電噴涂等技術的應用,有效地保障了產品性能。先進的自動化生產設備,精湛的生產工藝,優良的制作技術,使得產品盡顯一流品質。
眾所周知,作為工業4.0的發源地德國,工業制造業水平世界。作為制造業大國,德國在3年前開始實施了一項名為“工業4.0”的國家戰略,這在德國被認為是第四次工業革命。
目前,德國經濟實力位居世界第四、歐洲,經濟總量占歐盟的1/3,是當之無愧的火車頭。德國精密機械、制藥、工程機械、汽車制造、環保產業都聞名于世,其產品以品質優異而著稱。
聯系電話:0392-3280885
手機:13603920885
郵箱:farvict@126.com
地址:鶴壁市 高新技術開發區 金山工業區 淇山路39號
以雙元制職業教育為保障是德國特有的一種學生培養模式,即高校與企業或社會組織共同承擔培養學生的責任,理論學習在高校,實踐培訓在企業。學員在職業教育期間所學內容與企業需求實現無縫對接,不僅積累了足夠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學習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培訓結束后即能投入工作。據統計,60%的德國年輕人在雙元制職業教育體系中接受培訓,確保了德國制造業的人才供應。
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德國的發展模式可能值得稱道。其經濟增速始終名列前茅,戰后很少發生經濟金融危機;制造業實力強大,是目前全球大的貿易順差國;財政收支平衡,金融體系穩健,房地產市場更是極少出現泡沫。從戰后以來的發展歷程來看,德國具備經濟增長強韌、制造能力強大、虛擬經濟發展適度、社保與財政保持平衡這四個方面的典型特征。
“工業4.0”確實已上升為德國的戰略,所謂的德國工業4.0,事實上是德國政府3年前發布的10項未來高科技戰略計劃中的一個內容,是一項由政府投資2億歐元,針對如何保證德國制造業傲立世界頂尖地位的“產業革命”計劃,即在10~15年的時間里,通過“物聯網”系統完成大生產,大程度地實現生產全自動化、個性化、彈性化、自我優化和提高生產資源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全新生產方式,以實現革命性、大幅度提高生產力的終目標。
與其他主要發達國家相比,德國近年來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始終穩定保持在20%以上。高比重的制造業不僅創造了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也為高附加值的服務業奠定了基礎。相比之下,英、美、日等國家近年來制造業占比持續下降,其中英國制造業占比已由1995年的19.0%下降到2014年的9.5%,實體經濟出現“空心化”現象。
據統計,在德國制造業營業額中,27%以上來自于產品創新,德國的研發投入占GDP比重始終保持在3%左右,在發達國家中僅次于日本。20世紀90年代之前,德國創新政策是扶持國家性的研究中心,進行重大項目科研攻關。20世紀90年代以后,德國創新政策體現在創新聚集帶上。各類型企業、大學以及研究機構組成開放性的創新網絡,并根據各自的優勢在鏈條上的不同階段工作,可以選擇與研究院所共同完成研究任務,也可以選擇外包,將研發任務交給研究院所。這種創新模式更適合互聯網時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