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35導讀:機床產業是澤國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全鎮共有機床生產及相關企業近500家,其中機床生產加工企業2012年工業產值近30億元。目前,澤國機床產業投創中心已被列入省重點項目,而華東機床配送中心即將交付使用,將成為澤國鎮機床生產企業的銷售及展示中心,東南機床城已結頂。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波及,機床產業也受到影響,不少機床的生產、銷售企業的產值出現了滑坡。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調研發現,一些小微的生產企業甚至出現了停工、半停工,而一些有著堅實基礎的企業生產的產品開始更新換代,有的甚至出現訂單排隊的現象。一些企業負責人分析,這就是澤國機床產業進入洗牌期產生的“冰火兩重天”現象。
在國內銷量名列前茅并有著相當知名度的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內一片忙碌的景象,工人們正在加緊生產當月的臺鉆訂單,研發團隊也正在研發新產品。據公司負責人王如增介紹,公司去年也受到一些影響,但企業除完成了股改,年產值連續兩年超2億元,去年還有5個點的增幅,目前,企業在上馬工業區塊的新廠房已投入使用,產值將占到企業的一半以上,今年公司產值預計有30%左右的增長。據悉,目前企業正在籌備對外的兼并工作。
“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到6月左右,現在24小時輪班生產。”在浙江中鼎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企業負責人王夏友向記者介紹,他們企業生產的機床技術含量較高,一臺機床的售價在70萬元至300萬元,一個月生產六七臺還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王夏友介紹,他們的訂單多半是廣州、江蘇等國內地區,產品的零部件不少來自日本、德國等國家,加上工廠自身的核心技術,產品的技術含量、穩定性等方面都不錯。例如,該公司生產的一臺高速沖床,將定子、轉子、切邊三道工序組合,一分鐘剪料效率比起普通的高出3倍,工作效率相當于30人,這類產品很是暢銷。
在澤國沈橋村的沈陽沈工機床廠,一輛半掛的貨車正在裝載數十臺機床,車間內一邊是上百臺的機床成品,另一邊則是員工們緊鑼密鼓地在生產新產品。
“其實,這些成品是我的庫存,而那些就是新型的數控產品。”企業負責人夏建斌告訴記者,去年企業有近600臺的庫存,這些庫存如今還剩下100多臺,這些都是面臨市場淘汰的產品,為了消耗這些庫存回籠資金,他不得不降價甩賣。
做了十多年的機床生意,夏建斌對機床生產、銷售有自己的眼光,他介紹,2011年前,機床生意比較好做,只要有貨,市場肯定能消耗,然而去年六七月份開始,大多機床生產企業開始有了庫存,原因就是機床行業在轉型升級,市場上銷售的不再是普通的機床,而是那些技術含量更高、效率更高的數控類產品,舊機型已經跟不上形勢了。
幾年前,夏建斌開始研發新產品,如今在他的企業展示廳內的廣告排上赫然寫著“第五代新產品”。夏建斌介紹,目前企業生產的就是這個產品,雖然外觀上沒有很大的改變,但技術含量已經不同,而這新機型顯然更受市場的歡迎。
的確,2012年下半年,突如其來的形勢讓很多的機床生產企業措手不及,記者在走訪澤國幾家產值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企業時,一提到去年的銷量,不少企業負責人直搖頭。不過,能及時研發高科技、高技術含量產品的企業,正在逐步消化去年所帶來的損失和影響,不少負責人表示,今年年初的訂單以及銷售讓他們找回不少自信。
然而,跟能及時跟上節拍的企業有著不同境況的是一些小微的生產企業,其中不少已經處于停工、半停工的狀態,有的甚至開年后就沒有再開工了。這些企業生產的大多是普通機床,相對技術含量低、效益不高,大多已經被市場所淘汰。
提到澤國的機床產業就不得不提在華東地區頗有知名度的澤國舊機床銷售市場。日前,在澤國的舊機床市場,從銷售情況來看,受顧客青睞的也往往都是高科技機型。
“現在市場萎縮得厲害,和2004年、2005年時忙碌景象相差太多。”澤國第二機床市場的負責人楊小宇介紹,如今市場的成交額無法和那時比。但他也發現,從去年開始,市場內的幾家專門經營進口舊機床或技術含量較高沈陽機床等知名品牌的半新機床生意較好。
澤國第二機床市場有30多個交易區,其中兩三個交易區專門經營進口設備機型,這幾個交易區的生意相對其他交易區的生意好不少。市場內有著多年銷售經驗的王先生介紹,現在比較笨重的機型已經不像六七年前這么受歡迎了,顧客往往都會挑一些進口的或經過技術改造和加工的機床,有這類貨源的攤位生意就會好很多。
在楊小宇看來,隨著人工、物價等因素的上漲,機械加工類企業從以前的勞動密集型逐漸在改變,他們需要技術含量更高、效率更高的裝備,減少企業的生產成本,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我們要創新,以后我們企業的發展方向就是數控臺鉆。”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王如增說,這是機床產業的發展方向。近年來,西菱每年投入銷售額的3%共600多萬元到研發中,產品在質量提升的同時,不斷更新換代。
從普通機床向數控機床甚至是數字機床發展,這是機床行業人的共識,但對于中小微企業來說談何容易。沈陽沈工機床廠的總經理夏建斌深有體會,他說,機床生產企業前十年幾乎都是在累積:資本的累積、技術經驗的累積,等累積到一定程度時,企業開始創新,但一個產品從研發到成形,再到投入批量,一般需要3年至5年的周期。
“往往是等你產品更新換代了,這個產品在市場也接近要淘汰了,市場已經有了技術含量更高、效益更高的產品了。”夏建斌說。
機床產業的轉型升級,“狼”真的來了!
在去年年底發行的一期《中國機械師》中,提到了對于機床的轉型升級的看法,文中指出在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我國機床工具行業主要經濟運行指標全面下降,新增訂單顯著減少,產銷水平明顯回落,所以,轉型升級是必然之道。
2008年以前,不少企業發現生意有些難做了,已經開始有了同質化競爭,員工工資開始漲了,企業的利潤減少了,有些開始就喊“要轉型升級”;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來臨時,很多企業開始大喊“轉型升級”,然而,在國內內需的刺激和拉動下,一些在喊的企業主發現,其實,規模再擴大點,工人再招一些,以量取勝、薄利多銷的辦法還可行,企業還有利可圖;等到2012年,員工工資不斷上漲,物價上漲,土地要素制約,國際經濟形勢不佳,國內經濟增速放緩,一些企業開始吃不消了。這下,“狼”真的來了。
其實,澤國不少機床企業運行的軌跡就是這樣,只不過2012年的危機來得快了些,讓很多企業有些措手不及。然而,縱觀澤國眾多機床生產企業,無論是龍頭企業、中小微企業,面臨的都是轉型升級。澤國的機床生產不過短短十多年的歷史,根本無法同沈陽機床等相提并論,“十年磨一劍”的累積才只是開始,但市場的考驗不論歷史只論當今,只要產品不過關,就會被淘汰。
人工成本上漲、物價上漲、土地要素制約等,這些都已經不再能成為企業無法完成轉型升級的借口,當然,有了政府政策上的傾斜與支持肯定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但就像一位代理商所說的,關鍵還在于技術的沉淀。如果有了更多的技術沉淀,有了政府的支持,相信澤國的機床產業將有更好的未來。